豪华座驾的传承,奥迪A8系列车型进化史

車誌編輯部

发布
关注
原创
汽車文化
奥迪
A8
A8L
V8
quattro



奥迪A8车系,如果按官方的纪年法,到了2017年推出的最新一代算,共四代,但一般而言,A8作为一个F级车系,它一共经历过五代发展,所以,本文算是一个蜻蜓点水,跟各位回顾一下这个车系的发展史吧。


第一代:奥迪V8车型(4C)


提到奥迪A8历史,大家都会认为1994年生产的A8为第一代,其实不然,早在1988年奥迪就推出了一款名为V8的轿车,它的定位是F-Segment级别,也是乘用轿车中的顶级,当然,近年会将例如劳斯莱斯幻影、Maybach 62这类更为高级的车型划归F+或者Ultra Luxury级别,但归根到底,这类车已经还是F级。当然了,国内不少媒体在报道奥迪A8时,会联系到二战前的奥迪,认为那时的Audiwerke已经生产全尺寸豪华车了,A8只不过是继承而已,甚至拿出一大堆的史料加以佐证,但这类报道文章往往忽略一个历史事实:那就是二战前成立的Auto Union AG跟二战后重新成立的Auto Union GmbH并无人物传承关系,除了找来霍希老人家站站台外,基本就是物理上完全没有继承关系的两个独立公司,所以,如果非要拉上二战前来为Audi这个品牌吆喝的话,那就是一种对历史的无知和张冠李戴,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业务需要”。



图片



1972年,费迪南德·皮耶希开始负责奥迪品牌的技术开发工作,随后便在为Mercedes研发的直列五缸柴油机基础上改进出了直列五缸汽油机;随后,奥迪一连串能让人目不暇接的科技研发成果基本都由他一手主导,这也包括了1988年推出的Audi V8,而这一年,皮耶希也正式成为奥迪股份公司管理委员会的主席。Audi V8传承于Audi 200,是奥迪首款V8发动机车型,也是首款将quattro四驱系统与自动变速箱结合的车型。除了动力配置上不惜工本外,车身和底盘都加入全新元素,例如启用了全新的D1车架平台,并对车身做了高强度的防锈处理,这对于冬天会撒盐融雪的地区而言,这个足以让V8增加了“能人所不能”的卖点。



图片

图:自家没有后驱平台,那就四轮驱动搭救,这个思路也为原本多用于赛车和高性能车型领域的quattro系统找到了新的出路。


图片



图片



至于当代豪华车那种追逐电子配置的潮流,其实也是从奥迪这台V8上牵起的,奥迪当然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里,论品牌知名度,它不能跟Mercedes-Benz相比,毕竟连创始人奥古斯特·霍希他老人家也是从Benz & Cie出道入行的,而且在超豪华领域的品牌定位,奥迪远不及Mercedes;论运动性能方面的民间口碑,也比不上BMW,毕竟从60年代1600车系开始,宝马就一直占据着这个细分领域的市场口碑,沉淀了几十年、早已被几代人口口相传。所以V8这款车要扬名立万,最好的突破口就是舒适性配置,例如自动空调、加热后视镜、Bose音响、GSM移动电话、记忆座椅等等,都是那个时代罕见的高端配置,而Audi V8将它们列为了标配,而选配设备甚至连电加热门锁、后窗电动卷帘等都可以选。



图片

图:注意波棍前的空调控制面板,虽然没有今天来得自然,但起码也算是一大创新,这也引领了后来F级车型的配置潮流。



图片

图:对于奥迪这台V8发动机的来源众说纷纭,尤其在德国赛车界和改装界都有很多流言,而奥迪自己也从来没有官方澄清过。原因很简单,奥迪和整个大众集团都没有V8,突然而然地出现的这台发动机,到底是获得了哪家友厂的帮助?不得不让人感到极具话题性。



另外,为了打响知名度,奥迪还毅然将V8投入到了DTM德国房车赛赛场上,跟那些比自己轻300公斤的190E、M3、Omega同场竞技,但成绩依然令人侧目。代号4C的第一代A8元祖从1988年10月生产至1993年11月,合共生产了21,565辆,成绩算是斐然了。而这个成绩也为后来的更名为A8的车系奠定了基础。


奥迪第一代A8车型(4D)


在第一代A8推出之前,奥迪推出V8来测试消费者对奥迪豪华车的接受程度,这台奥迪V8搭载了3.6L和4.2L两款V8发动机,最高车速可以达到235km/h和249km/h。这款车型销量虽然不高,但是评价却还不错。这也坚定了奥迪推出大型豪华轿车的决心。



图片



奥迪继V8车型之后推出的第一款A8就加入了ASF(Aluminum Space Frame)铝合金车身结构的先进技术,这时候也标志着奥迪全面量产铝合金车身的开始。准确地说,这是一个在全球车坛车身材质上全面突破的里程碑,关于这套ASF技术,同样出自费迪南德 ·皮耶希之手,1982年,他跟美国铝业公司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目标是设计一款比普通单体式车架轻100公斤的新车架形式,而因为生产成本等原因,首装车型便是V8的继任者,即代号4D的第一代A8。新车于1994年2月推出,并在同年3月举行的日内瓦车展上作了首发,6月开始投产、10月开始交车。而该车最大的亮点当然全铝合金打造了,也是继本田NSX之后,第二款全铝合金材质的车型。而其锁定的竞争对手、尤其在北美市场的主要对手则是Mercedes的W140和Lexus LS400,欧洲市场则主要面对宝马7系和Jaguar XJ。


图片



图片

图:其实全铝合金车身,在汽车发展史上还真不算高新科技,早在二战前的赛车上已经司空见惯,而在二战后跑车领域也比比皆是,不过A8的最大卖点是其ASF车架,但车架看不到,于是用抛光外壳来演示,似乎更容易被普通消费者理解。


图片



图片



与此同时,在A8推出的同一年,奥迪更是为了让轻量化车身技术落实于生产阶段,于是在这年在位于Neckasulm的生产基地内,建立了铝合金与轻量化设计中心(The Aluminum and Lightweight Design Center),其研发范围包括铝合金、高强度钢铁、复合塑钢材质等等,未来将以铝合金材质的应用为主,而复合塑料钢材与碳纤维材质则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1997年,在A8进行中期改款时,顺势加入了全球第一套AWD使用的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和世界首创的前后排侧部安全气囊。2001年追加了W12发动机,不过该W12车型仅生产了750辆。



图片

图:第一代A8( 4D)的驾驶舱设计,运用了大量桃木饰板,但跟奥迪标榜的高科技配置似乎有点格格不入。



图片

图:这是1997年小改款后的内饰设计,明显的,木纹装饰的面积减少了。



图片

图:将两台VR6引擎合并在一起,便成了W12布局,虽然奥迪的W型设计属于“伪W型”,但也为多气缸布局提供一条新思路和新选择,毕竟V12对于A8这个底盘布局而言还是太长、太宽了。



奥迪A8一开始就提供标准轴距以及A8L加长轴距版车型,A8L增加5英寸(127mm)的后排腿部空间,因为照顾到国内“长人”的特别口味,当时进口到国内销售的车型均为“L版”。另外,初期的第一代A8有2.8L、3.7L和4.2L三种排量的发动机可以选择。直至1997年,奥迪为全系A8提供了quattro四驱系统,3.7L和4.2L车型更是将quattro作为标配。



图片

图:第一代奥迪A8L (D2)车型。



1998年,奥迪推出高性能的奥迪S8 quattro挑战AMG和M Power,第一代S8应用了当时奥迪的两大顶级技术,全铝车身框架以及全时四驱都是标准配置。S8搭载的V8引擎经过调教达到了355马力,悬架加强装备大尺寸轮毂、高性能轮胎以及刹车系统,装备全新的5前速Tiptronic自动变速器为标配。在欧洲可以选装6前速手动变速箱,带托森差速器的quattro四驱系统为标配。


图片



图片



2000年,第一代A8推出了改款车型。改款车型的外观略有变化,主要集中在车前脸部分,前格栅以及车灯进行了优化设计,不过此次改款得到的效果并没有预期的好,可以说依然平庸。当时的新款车型A8弃用3.7L发动机,却为A8L搭载了一台功率非常强劲的经典6.0L W12发动机,该引擎结构原理可以理解为由两台VR6发动机组成。后来改款W12发动机也成为了大众集团旗下顶级车型的御用发动机。另外,在2002年,A8L在配置清单上又多了HID氙气大灯、加热方向盘、胎压监测系统(TPMS)、效果更震撼的音响系统同时还新增了几种外观颜色。


虽说A8这次的改款未能获得奥迪所预期的效果,但由于ASF铝合金车身的全面应用,在这一年出品的A8相较上一代也有了一定的提升。数据显示,A8的车身结构净重仅为249kg,比传统钢制车身轻了40%的重量;而1999年开始量产的A2小车全铝车身结构仅仅为166kg,而A2 1.2 TDI环保节能柴油乘用小车,车身结构重量仅有135kg,更缔造每公升超级柴油可行驶33.44km的优异表现。



图片

图:A8L 6.0 quattro。



第一代Audi A8一直生产至2002年7月30日宣告停产,合共生产了105,092辆,这个成绩虽然跟W140的40万和E38的32万辆差得有点儿远,但这个过程是必须经历的。


第二代A8车型(4E)


2002年11月,基于D3平台、车型代号4E的新奥迪A8正式推出,这一代车型也被大量地进口到国内销售。第二代车型的设计灵感来源于Nuvolari quattro的概念车,采用了梯形单框格栅的设计一改上代车型灰头土脸的造型,取自与A6和A4相同的圆润设计;看起来饱满圆润而不失优雅,使得这款A8看上去讨喜了很多。另外,这一代A8相比上一代的车身要长,而加长版A8L的轴距更是加长了120mm,让车厢内的空间得到提升,豪华感也增添不少。在动力系统上采用了2.8L V6、3.2L V6直喷、4.2L V8以及6.0L W12几款引擎。配置方面,更是让人眼花缭乱,19寸运动轮毂,HID氙气大灯、胎压监测系统(TPMS),主动安全系统等等一应俱全。


图片



图片

图:奥迪A8 4.2 quattro(4E),也是国内用户最为熟悉的一代A8。



第二代小改款(2005),家族代表特征“大嘴”。2005年,第二代A8的小改款车型一经亮相就令全世界为之惊讶。这就是“大嘴版”奥迪A8!这款车型也成为了史上最受欢迎的A8。市场表现的巨大成功,让颇具争议的设计在今天看来是那么的富有前瞻性,此次改款的整体效果非常好。同年,加长的“大嘴版”正式进口到国内,2007年底再次小改款的奥迪A8L在国内开始销售。


图片



图片

图:第二代A8的小改款车型A8 6.0 quattro(4E)。



第二代S8在2005发布。第一代奥迪S8于2002年9月停产,2005年底第二代S8亮相,2006年6月正式批量生产。第二代S8搭载源自兰博基尼Gallardo的5.2 L V10引擎最大功率444马力,扭矩 540N·m。而在巡航行驶时的引擎表现得很安静,但如果深踩油门,需要放肆一下时,其反应又能如脱缰野马般疯狂,当然,这一切还得由六速Tiptronic自动变速器来判断和转化,破百加速时间为4.9秒。极速超过300 kph也是颇为轻松。


图片



图片

图:第二代S8(2005),源自兰博基尼Gallardo的5.2 L V10引擎。



2007年,第二代奥迪A8进行了第二次改款。这次改款在外形上的变化不是很大,在静音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改进,更为隔音的发动机舱盖、前风挡玻璃和优化风噪的轮眉,使其成为全球驾乘最安静的顶级豪华轿车之一。宽敞静谧的空间,搭配新增的个性化豪华座椅和来自丹麦的Bang &Olufsen顶级音响系统。 高配车型所配备的空气悬挂,为A8带来了更高的行驶舒适性。配置上,新奥迪A8装备了影像一体的驻车系统、自适应大灯、可调节的仪表盘等全新装备。出类拔萃的MMI多媒体交互系统使操控变得更加清晰、便捷;V8和W12发动机动力更加强劲。



图片



图片



第二代车型由2002年至2007年可以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外观上奠定了“大嘴式”的前脸造型,在经历过两次改款之后车辆的各种先进的、智能的、豪华的配置得到了全面的升级。而在这短短的五六年期间里,奥迪以AUDI A8的铝合金车身获得年度的欧洲车身奖的肯定,在2006年又在第二代TT车系中采用前所未有的铝铁混合技术,也获得了年度的欧洲车身奖(The Euro Car Body Award)。轻量化车身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当中,技术越见成熟。2008年AUDI再度因为 Q5的新概念轻量化车身设计,获得第三座年度欧洲车身大奖,应用高强度轻量化概念的车身配置,让AUDI Q5运动休旅车的车身结构仅重355 kg,成为同级车款中最轻盈的车体,高强度的车身结构在打造过程中采用了摄氏920度的热成形制成,提供了同级车款中最佳的车身刚性表现。


这一代A8一共生产了16.1万辆,相较于第二代4D有了较大的增幅,而且在部分区域市场里已经超过了宝马的E65七系,但相较W220的48万辆仍有巨大差距,不过这已经实属难得了。


第三代A8车型(4H)


对于奥迪来说,轻量化车身的重要性,其实远远超过多数人的认知范畴,除了降低车身负载对于动力效能所产生的影响外,在讲究环保节能的形势下,车身轻量化技术与概念也更为重要。无论是油电混合动力还是电动车,其实与传统燃油动力车辆截然不同的只是动力总成配置,但其重量与体积方面的改变,都依然影响到整车性能的发挥甚至动态表现,所以奥迪轻量化技术绝对是环保节能发展方向的根本。



图片



在建立铝合金与轻量化设计中心开始,奥迪就本着这种理念的轻量化技术不断研究改进和发展,并不断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奥迪旗下的每一款车型当中。2009年,奥迪推出了全新一代的A8车型(4H),该车基于大众MLB平台打造,保持上代A8车型的全铝车身结构。厂商表示要以最轻量化的车身搭配超豪华的配置来赢得市场上的青睐。第三代A8的外观非常好看,至少它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厚重而不失犀利,优雅而又稳重,这就是给人的最直观的感觉。倒梯形的大嘴设计是新A8对于奥迪家族前脸的忠诚,前保险杠、雾灯、雾灯格栅以及前大灯却被设计师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而事实上证明他们是正确的。



图片

图:奥迪 A8 3.0 TDI quattro (4H)。



动力组成方面,率先发布的是一款经过优化的V8 FSI发动机(带AVS气门正时和升程控制),最大功率372马力,峰值扭矩445N·m/3500rpm,相比之上一代车型使用的350马力V8有所提升。厂方数据表示,新A8在这台强劲机器的推动下百公里加速时间为5.7秒,在电子限速器底下极速为250km/h,同时燃油经济性提升15%。而顶级版的新A8则采用了排量为6.3L的W12发动机,最大功率500马力,最大扭矩625N·m。传动系统为8前速自动变速箱,并搭配了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通过中央的托森差速器,新A8的前后轴分别获得40%和60%的动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新一代A8的选装配置,后轮动态差速系统(Sport Differential)可以在新A8的两个后轮之间进行动力分配,再加上前轴的前移,新A8的操控表现将会有所提升。



图片



图片

图:奥迪A8 4.2 FSI quattro。



悬挂系统采用的是改进型双摇臂结构(配有管形防倾稳定杆/空气悬挂),后叉臂梯形连杆悬挂(配有管形防倾稳定杆/空气悬挂),制动系统为前后通风碟式刹车(带有ESP、ABS、EBD等多种电子系统)。



图片

图:奥迪A8L W12 quattro(4H)。



2015年9月,奥迪A8同样经历了排放造假的丑闻,波及的车型超过1万辆,第四代4H型号于2017年停产,并将旗舰位置让给了第五代型号。第五代A8,车型代号4N,于2017年7月11日在奥迪峰会上发布,并于法兰克福车展向公众展示,同年11月开始交付到消费者手中。这一代A8在车架部分最大的变化是开始使用高强度钢材替换原来的铝合金,而该底盘便是VAG集团旗下的MLB Evo平台,但不要被前文所误导,钢换铝只是部分替换,毕竟新平台的减重工作已经不依赖“全铝”,而是通过铝、钢、镁、碳纤维等多种材质进行联动来减重的思路。悬挂部分开始使用空气弹簧和电控吸震筒的避震组合,并可以在必要时升高80mm离地距离以降低剐蹭底盘风险。



图片



图片



图片



至于高科技配置部分,第五代A8上配置了L3级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实现双手离开方向盘地在繁忙的高速公路上以60 kph的速度行驶。2021年,奥迪在中国市场推出了Horch Founders Edition版本,用以与Mercedes-Maybach竞争,但应该客观地说,虽然此车满布看点,尤其对于国内一众奥迪粉而言,Horch这个名字是颇具号召力的,但现实呢?真会选择这个级别车型的金主,或者Maybach的名气会比Horch更响亮,而这同样是车坛历史发展观的真实写照,不管你内心觉得奥迪如何强大......



图片



奥迪A8的历史也代表了奥迪铝合金车身结构技术的发展进程。由1994年开始迄今,奥迪已经累积生产超过55万辆由铝合金车体制成的量产汽车,而且也持续不断地针对车身轻量化的技术进行探索与研发,并且逐步落实在量产车上。A8的历史其实很年轻,它每一代的演变和奥迪ASF车身结构的发展脱离不了关系。轻质的铝合金车身可以让车重大大减轻,带来更低的油耗和更佳的动力表现,同时框架结构还提高了车体的安全性。可以说传奇般的ASF车身是这样被呈现出来的,顶级豪华座驾A8也是借着奥迪这把利剑而得以水涨船高。




登录查看全文
#quattro#V8#A8L#A8#奥迪
分享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