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誌編輯部
发布听过不少自媒体车评人吹嘘说:“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MPV的黄金期”。这种说法随着老师们开始收到那几款新车的宣传邀约而变得嘈杂。如GL8、M8这类商用级D-Minivan车型依然大行其道;GL6、M6这类C-Minivan级别车型仍无人问津,你跟我说进入了成熟期?
在笔者看来,纵观日本和欧洲的家用Minivan七人车市场,定位于B-Segment级别轿车衍生而来的小型Minivan能够被普遍家庭接纳和流行,才能标志着家用Minivan车型在买车用车观念的成熟。B-Segment级别的Minivan在国外经济发达地区的销量不俗,无论车身尺寸、还是经济性都非常符合年轻家庭的日常需要。而作为全球最大车企的丰田也于早前发布了他们第三代Sienta。
Sienta这个车名来自西班牙语“7”、“Siete”,加上英文Entertain(招待)组合成的造词。
图:目前,第三代Sienta仅在日本国内销售,但鉴于第二代时曾出口过东南亚和左舵的台湾市场,新一代以TNGA-B平台打造,相信实现左舵版本并无困难,关键是丰田是否愿意以此开拓新市场了。
图:此车在日本市场的售价从195万至31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为9.58~15.24万,如果放在国内生产的话,售价可能还会再便宜些(参考飞度等),这样的实用性和性价比,必定会受到年轻家庭的追捧。
图:Modellista还同时推出三款不同的外观升级套件。
图:一如既往地,还可以选择加装福祉系统,以照顾行动不便的家庭成员。
新一代Sienta使用与Yaris相同TNGA-B平台打造,所以,根据Yaris的车型分级属于B-Segment级别,那么Sienta也就是属于B-Minivan了,在日本国内,其主要竞争对手是本田的Freed,而后者早已传出准备在国内投产,相信如果确有其事的话,丰田当然不会让本田专美,Sienta被引入的可能还是相当大的。虽然Sienta是在B级车平台上打造而来,但其因为独特7人车功能定位,轴距部分比Yaris长了200mm,达到与第二代相同的2750mm,这已经达到C级轿车的水准了。悬挂部分,该车使用较为简单的前麦花臣、后扭力梁形式,为了进一步增加车内使用空间,后避震采用了机簧一体式设计,这也是近年后扭力形式车型中较为少见的。
图:平台化的车架结构,最大的好处是轴距伸缩的自由度非常高。
图:较为罕见地使用了机簧一体式避震的后扭力梁设计,此举可令车内横向空间的利用率更高。
新车的动力系统配置与第二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NR、NZ、ZR等动力系统被新一代的Dynamic Force Engine系列取代,纯汽油版本使用了M15A-FKS直列三缸引擎,最大扭力145牛米/4800-5200转、最大马力120匹/6600转,汽油版的车身重量仅为1270公斤,以推重比算,新一代的Sienta动力性能足以满足日常代步需求,当然了,如果要满载7人,增加了四百多公斤后,捉襟见肘相信也是难免,不过你都载满一家老小了,安全才是重点。另外一台动力则是M15A-FXE,发动机扭力120牛米、马力91匹,另加电机的80匹,综合马力输出有116匹,虽然马力上稍逊于汽油版,但在电动机帮助下的综合扭力输出性能对于日常城市道路驾驶更友好,省油当然不在话下。
作为一台B级Minivan车型,Sienta的主要任务是载满7位乘客,所以其内饰设计要比评价的外观设计好不好看重要得多,毕竟外观设计这种东西吧,各花入各眼,全凭个人喜好。但内饰实用性设计则是实实在在的。第三代Sienta充分继承和延续了第二代的整体设计风格,但在不少细节上进行了完善。
图:两扇后门均为电动侧滑门,具备踢脚感应和防夹感应;后备箱门则是手动。
图:车内的净空高度达到了1.3米,这对于一家大小出行是极为友好的,起码在车里举起双手、伸个懒腰也成为可能。车内地板离地距离为330mm,滑门开口高度比第二代高了60mm,达到1200mm,对于大人小孩上下车都甚是友好。
图:对于家里有小朋友的车友,1.3米的内高可谓是极其友好,只可惜,看看国内那些所谓的MPV,有几个会这样思考问题呢?动不动就给两张大沙发就当自己是MPV了。
图:车内的头部空间非常大,别说竖拳头了,小朋友伸个手臂都够。
图:对1.3米的内部高度没概念吗?不用拆、不用叠,直接把27寸自行车从尾门放入。Sienta不是一台类似M8或者GL8那样的D级Minivan,但都能做到。
图:相比于第二代,仪表台位置被重新放回了常见的“圈内可见位”(上代那种叫圈外可见位),增加了仪表台各位方位的杂物空间。前排座椅具备加热、通风功能,方向盘带加热。
图:车内座椅的物料经过特殊的除臭、防水、防油处理,即使在车上吃吃喝喝、倒洒了饮料之类的都能轻易擦除,这种功能,相信开过车、带过娃的都明白。
图:座椅布局采用2+3+2的设计,后排两张座椅可以翻折到中排座椅下方以增加后行李舱空间。
图:门拉手被融入了窗台下方,原来的手枕位的高度更符合乘客的人体工学。
图:国内不少自主品牌纷纷投入到Minivan车型的开发,但老实说,人性化设计方面与日系设计师仍有巨大差距,国内的这帮人总把“豪华感”放在首位,但人性化功能则毫无建树,这或者就叫“未学行先学跑”吧!
图:还不信?看看这个设计呢?请问国内哪一款Minivan的设计师想到了这个?
图:这台不是冷气机,在丰田的介绍里,它叫车内气流循环机(风机),以令前后排温度保持一致。
虽然只是一台B-Minivan级别车型,但安全电子配置一项不少,在主被动安全系统上,Sienta 配置了全新的“Toyota Safety Sense”,包括附带制动刹车负责的PCS预警时防护系统、ESA紧急闪避、DRCC全速域车距保持、RSA限速识别、LTA车道保持系统、AHS自动远光灯遮蔽系统、RCTB后方车流感应制动系统、低速加速抑制功能、车道变换辅助、前方车流报警、SEA安全下車辅助等都是标配。其他设备还包括Advanced Drive系统,可以在0-40 kph速度间自动蠕行,以减轻堵车疲劳;带遥控Advanced Park系统除了增强了制动泊车功能外,还实现了手机遥控停车。Toyota Safety Sense内还附带了前后摄像头的行车记录仪。
图:自动泊车系统经过升级,能应对更多的停车方式。
其实每一次写这种国外的实用化车型时都写得很揪心,汽车本来就是一件以实用化为基础属性的商品,只有满足了实用性后,再往上加的才是“运动化”、“豪华”这样的附加配置,但好嘛,国内的那些自主品牌们,不论是造汽油车的还是造电车的,一股脑的都往豪华上蹭,但蹭了这么些年又蹭出个什么呢?弯道超车了吗?连最基本的汽车实用化设计都没搞得明白,能造出什么样的豪华感呢?真让人匪夷所思。
满篇都是对Sienta这类车的溢美之辞,这不是单单对着丰田,即便是本田的Freed、日产的Note,笔者都会赞美,这不是咱的腿软,而是怒自主品牌们的不争,中国商品化的汽车工业走了快四十年了,再去对比一下别人家的汽车品牌从创立之初到40年后都有何成绩吧:本田成立40年后能造NSX了、Mercedes成立40年后已经有770了、劳斯莱斯成立四十年后终于拿到了英国皇室认证......天天嚷着弯道超车,请问超了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