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誌編輯部
发布相信如果各位只要有一点在国内从商经历的话,应该都知道,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国内各行各业所在的市场几乎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这也意味着国内全球各行各业都不会轻易放弃中国这么大的市场空间,于是便有各种各样的品牌纷纷前来国内,想着分一杯羹。这一点汽车市场,且不论是汽车售前市场还是汽车售后市场都是一样的,对于售前市场而言,我们可以逐渐可以看到有不少虽然在国外名气十足,但一直与国内无缘的品牌的引进,例如阿尔法罗密欧、迈凯伦之类。至于汽车售后市场则更加夸张,以零部件为例,在汽车身上几乎每一个系统甚至每一个部件都有着众多的品牌在竞争,例如制动系统,不论是原厂的、升级的乃至赛车使用的,消费者都有多个品牌可以选择,而且这个品牌还在日益的增加,且在新进的品牌当中,还有一些是十分知名的,例如近年在制动升级领域相当火热的Akebono便是这么一家品牌。
Akebono圈内人给它的翻译为“阿基波罗”,这个品牌对于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品牌,因为此前在国内,基本没有任何关于这个品牌的产品乃至消息出现过,且突然出现在国内,就好像是一个新品牌一样,可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个突然登录的“新”品牌一点都不新,相反它还是一个老字号品牌,且有着悠长的历史.....说到这里,各位对这个品牌是否也有一点好奇了呢?那接下来就让小编为你介绍一下这家老字号品牌吧。
Akebono实际上日文“曙”的罗马音翻译,而它真正的日文名字是写法为“曙ブレーキ工業”,中文翻译为曙制动工业,对的,如你所见,Akebono是一个日本品牌。这家公司是由纳 三治先生于1929年创立,但如果想要讲关于Akebono的故事,则是需要从1923年开始,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发生一场里氏7.9级的大地震,这场地震不仅导致约10万人伤亡,更导致了当时日本的铁路遭受到严重的破坏,此时,汽车便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也正是这个契机,让日本人开始明白汽车的重要性,且让日本汽车普及化进入到了黎明期。此时,Akebono的创始人纳三治先生也看到了这个机会,于是在1929年的1月27日,时年56岁的纳三治先生创立了第一家个人公司“曙石棉工业所”并开始生产制作刹车皮,但根据统计,当时日本的全国的汽车保有量仅有8.370万台。
图:这位便是Akebono的创始人,纳三治先生,他年轻时就读日本同志社大学,后来又到了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后来才回到日本。
1931年,918事变,日本开始对我国进行侵略,因此,日本国内的对军事用途的产品需求增加,出于对国家的支持,日本国内掀起了捐献飞机运动,当时国民捐献的飞机“1号爱国者”,使用的正是制动由Akebono提供,但由于创立初期,Akebono对于刹车皮的制作技术仍不太成熟,面对比汽车工作更苛刻的飞机时,会显得其刹车皮的性能并不算好,然而纳三治并没有因此而受到打击,反而是誓言要研究开发更高品质的产品,结果在1933年,终于研究出使用新的酚醛树脂作为材料的型号,有了新材料的加持,使得Akebono的产品质量与其他公司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使它受到了更多客户的认可,而此时Akebono公司也逐渐走上了轨道。
图:这是1929年的“曙石棉工业所”。
图:918事变后,日本国内掀起了捐献飞机运动,当时国民捐献的飞机“1号爱国者”,使用的正是制动由Akebono提供。
眼见着公司的销售业绩和利润的稳步上升,纳三治也明白公司需要进一步地扩张,于是他决定把公司改组,使它从一家个人企业改组成为一家股权制的公司,而这个日子定在了1936年的1月25日。新公司更名为“曙石棉工业株式会社”(股份有限公司),并于东京市丰岛区高田南町注册。新公司不仅继续制作刹车皮,同时也开始制作其自行开发的无橡胶离合器摩擦片。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正式进入战时体制,并于1938年实施“国家总动员法”,此时不仅汽车,包括飞机、坦克等工业军需用刹车系统需求激增,Akebono原来的工厂根本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所以同年4月,Akebono在原工厂附近购买了以块230坪(约760平方米)的土地建设新工厂。不过,即便有了这个新工厂,但由于日本陆军在第二年提出了增产的要求,Akebono很快又出现产能不足的情况,而为了进一步满足生产需求,纳三治决定寻找一处更大的土地建设工厂,终于在1938年末,Akebono在琦玉县的羽生町购买了一块1.497万坪(约4.949万平方米)的超大土地建设工厂,并开始密锣紧鼓地加快新工厂的建设,而这家工厂被命名为羽生工厂且于1939年6月正式开始运作。
图:这便是在丰田和五十铃的指导下制作的曙刹车试验机。
1945年8月30日,日本投降后的第二个星期,Akebono便召开了临时股东大会,这次的会议最大的议题是让公司再次改名,当然了,改名可不只是为了名字,更重要的是Akebono在谋划未来的路子,例如实现作为和平产业的复苏和多元化的发展。会议过后,Akebono于1946年11月再次将名字改成“曙产业株式会社”,并开始继续发展,而此时的社长已经是第三任的佐川直躬,他于1944年2月就任,他取替了第二任的社长又木周夫,至于这位第二任的社长则是从1942年12月就任,而他的就任并非说纳三治社长的退让,主要是因为当时纳三治社长因为违反了“国家总动员法”而被判有罪,因此才推出经营一线。
图:这是第三代社长,佐川直躬先生。
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战争结束的几年整个日本都处于战后重建的阶段,经济自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当时有不少企业倒闭,而Akebono虽然有着一定的实力,但同样不好过。不过,这种情况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之后得到好转,因为日本需要承担起物资补给的任务,这使得日本国内的从轻功到重工业都收到了大量的订单,而这也让Akebono缓过了这口气,能够继续发展。不过,虽然在1950年公司是困难的,但Akebono并没有放松继续对技术的的完善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并且开发一款型号为Y20的摩擦材料,这款产品具有高耐热性和高耐磨性的特点,这款产品也被大部分车企和大型机械企业所采用。1951年,Akebono还在丰田、日产、五十铃这三家车企的指导下,完成了可以对应实际车况使用的“曙式刹车试验机”,且这个实验机受到不少的好评,而Akebono也因此获得了由日本同上产业省发放的“汽车零部件工业研究补助金”。除了汽车之外,Akebono在这个时期还进军了铁路方面,1950年5月开始,Akebono受日本国有铁路的委托,开始利用合成树脂技术进行研究改进,开发出了火车使用的耐磨数值刹车皮,并且于1951年12月通过日本国有铁路的测试,在翌年1月开始在羽生工厂生产,据介绍,这在当时是划时代的产品。随着这次的成功,Akebono也受到了日本国有铁路的信赖,并且开始研发下一个产品,而这便是在1958年正式产品化的树脂制的车轮,甚至还为此增加了两个部门,专门应对铁路业务。
图:除了日本国有铁路之外,当时日本一些民营铁路企业也有使用Akebono的产品。
1954年,首届日本国际车展举办,此次的车展在日本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向,也直接使这一年的汽车产量同比增长了41%之多,所以日本“通商产业省”也发布了“国民车的构想”,要求各大车企开发更多民用车型,而这也是日本汽车工业飞跃的征兆。这一年的Akebono也为应对即将出现的汽车产业井喷而做着准备的工作。1954年,时任Akebono事务董事的信元安贞提出,让Akebono开发出完整的刹车皮产品,因为他认为,Akebono仅是依靠离合器摩擦片以及刹车摩擦材料是不足以生存下去的,还必须要让Akebono成为一个综合的制动产品制造商,其中就包括有自行加工和组装的完整刹车皮零件。不过,这个提议最初还是被驳回,因为其公司高层认为,Akebono已经是日本摩擦材料生产商的第一把手,并不应该冒进改革。不过,信元安贞并没有放弃,在多次向第三任社长诉说之后,终于得到他的首肯,而在信元安贞苦心研究和开发之后,Akebono的第一款刹车皮终于在1957年试制成功,这意味着Akebono从摩擦材料制造商转变成了一家综合制动器的制造商,而信元安贞也于同年11月就任理事专务一直,暂时代替身体不佳的佐川直躬社长,作为Akebono公司第一线的指挥。除了人士变动之外,Akebono还在东京证券公开发行股票,且在两个月之后,Akebono成功实现了从5000万日元到1亿日元的增资。1959年,第三任社长佐川直躬回归,并于5月就任新设的董事长一职。
图:这是第四代Akebono的社长,信元安贞先生。
踏入60年代,日本的经济实现飞跃式增长,随着汽车普及化的到来,Akebono也开始与其他公司进行合作,他们在1960年与美国著名的制动系统制造商Bendix签订了技术援助协议,并且将公司在此更名为“曙制动工业株式会社”,以此来实现由摩擦材料商到制动系统制造商的进一步飞跃。有了更多的技术支持,此时Akebono已经在开始全面生产鼓式制动和碟式制动的产品。1961年,10月,Akebono正式于东京证券交易数市场第二部上市,上市第二个月Akebono的资本金仅为3亿日元,而到了翌年的年末,Akebono的资本金已达5亿日元。1963年,12月25日,第三任社长兼董事长佐川直躬因病逝世,1964年1月16日召开的临时董事会上,信元安贞副总经理正式升任总经理一职,并且继续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1965年7月,Akebono与三菱重工等两家公司合作,共同在日本冈山县设立“山阳中工业株式会社”,1968年5月,又与丰田汽车、爱信精机、丰田铁工这三家企业联合创立“丰生制动器工业株式会社”这两家企业均由信元安贞担任公司代表。1969年,在Akebono创业40周年之际,Akebono的资本金已经达到10亿日元,而到了同年年末,更是增加到了14亿日元之多。
图:Akebono的福岛工厂占地巨大,是Akebono斥巨资买地所建。
1970年,随着刹车皮的制造量的增大,原来的羽生工厂已经不足以应付生产,因此,Akebono斥资11亿日元,在日本福岛县购买了约10万平方的地皮用以新工厂的建设,这个工厂于1971年4月落成,定名为福岛制造工厂,它也是现在Akebono福岛制动公司的所在地。1976年,由于石油危机等原因,日本经济出现战后首次的负增长,此时仍然担任总经理一职的信元安贞很快就意识到,零部件制造业必定会受到波及,于是他决定向海外进军,寻求更好的发展,1977年5月,Akebono指派柏木刚作为代表,借用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芝加哥分社的开设办公室,以开始全面进军美国的行动。不过,当时的美国人对于日本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非常陌生,因为当时在美国销售的日本车型都不多,更不用说零部件制造商了,但Akebono并没有放弃,终于在1980年4月,Akebono America,INC.(AAI)正式在芝加哥成立,而在两年之后,信元安贞的儿子,也是之后的第五代董事长兼总经理信元久隆就任AAI社长一职。
由于广场协议的影响,不少日本车企包括零部件制造商加快了海外扩张的步伐,Akebono同样也不例外,Akebono除了在芝加哥成立了分公司之外也积极与国外的车企合作,例如1985年8月,Akebono便宣布与美国通用公司成立合资公司,而这家公司的建立地点为美国肯塔基州伊丽莎白镇。这家合资公司名为Ambrake Corporation,这也是Akebono在海外的第一个生产基地。而在Ambrake即将启动之际,时任专务董事的信元久隆为了让通用汽车感到与Akebono的合作意义,于是他专门在访问丰田总部时,提出了认真学习丰田生产管理模式的愿望,在丰田的悉心教导之下,Akebono也正式确立了自己的生产管理系统,这套系统名为APS,Akebono也指望在APS生产管理模式下,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力,并让公司不断发展。除了生产基地之外,Ambrake在美国底特律还拥有一家全资的开发基地,它名为Brake Systems Engineering Center,这也是Akebono在海外的工程中心。其实,除了美国之外,Akebono也趁此机会打开了欧洲的市场,首先于1985年在巴黎开设Akebono Europede的销售据点,其后1987年相继与发过的Valeo(法雷奥)签署摩擦材料技术支援协议及和Bosch(博世)签署ABS技术支援协议等,以此开始进军欧洲市场。另外,在1980年代开始,Akebono也正式向海外企业提供技术,例如向Bendix和AP公司派遣技术人员等。
图:Akebono与Bendix的技术人员开展的技术会议。
1988年,Akebono在福岛县建设了大型的测试场,这个测试场名为“曙制动测试运动场”这个场地在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中受到损坏,但在2012年12月经过全面修复之后重新启动,并且把名字改成了Ai-Ring。通过这个测试场,Akebono可以对各种不同的路况,例如低摩擦系数场景、冰雪路面等,这也让Akebono的研发技术能够更上一层楼。踏入90年代,由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日本经济出现倒退,大如Akebono这样的企业同样受到巨大的冲击,所以90年代可以说是他们的转营期,而作为领导者,此时已经变更为信元安贞的儿子,也就是AAI的社长,信元久隆,他于1990年6月28日正式被任命。
图:这是Akebono开发的AD型盘式卡钳,这个型号的卡钳被用在了丰田当年的不少车型上。
图:80年代,Akebono也开始迈入电子化生产和设计,这便是开发人员使用CAD设计产品。
踏入千禧年,Akebono迎来了他们的变革时期,Akebono摆脱了连续三个极度的净亏损,并且把摩擦材料OME做到了全球份额的30%,而从2002年4月开始,Akebono还开始了其新的3年计划,这3年计划总括来说就是为了重新整理财务。当然,除了这些之外,Akebono还启动了新一代制动开发的项目,这个项目是通过对核心技术的深度挖掘,进一步提升技术实力,这个项目不仅是Akebono自身的研究,更开始参与到赛事方面,通过赛事获取更多经验和数据,例如他们在2002年6月,首次参加了全日本MTB速降赛以及从2004年开始,向全日本公路自行车锦标赛发起挑战战。除了参加自行车赛事之外,在汽车方面同样也有参与,例如他们在2006年首次参加纽博格林24小时耐力赛,而且还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这可谓相当强大。然而,这还不是最高端的赛事,2007年随着与麦拿伦F1车队的合作,Akebono成为了麦拿伦F1车队的制动系统供应商,而当年麦拿伦车队在总共17场的比赛中,获得了8个冠军的成绩,这也让Akebono在欧洲的名声提高了不少。
在海外扩展方面,2004年Akebono开始在广州设立曙光制动器有限公司,并且于2005年8月开始生产鼓式制动器,而同年11月开始,Akebono也于苏州建立曙光制动器(苏州)有限公司,并且开始生产刹车碟及刹车皮。踏入2010年,AKebono已经发展成为一家规模巨大的全球化企业,但Akebono仍然秉持着对技术的深度挖掘,且要面向未来的技术差异化挑战的心在继续发展着,这也让其获得了不少车企的认可,当除了有民用车型之外,一些高性能车型,例如麦拿伦的12C GT3、麦拿伦P1等原厂便使用着有Aebono提供的产品。
时至今日,Akebono已经拥有94年的历史,如果一家体量庞大,且技术雄厚的企业是十分值得我们国内企业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