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誌編輯部
发布对于燃料电池才是真·新能源技术,我们非常欢迎,它会将电驱化进程拉入正轨。有些人会说“使用习惯和油车差不多,而且氢是宇宙中最多的元素,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这些只是氢能源的众多优点当中比较小的两个而已。氢能源的最大优点是能量密度高,氢的能量密度是39405 Wh/kg。作为对比,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仅有243Wh/kg,即使是固态电池,那也只有500Wh/kg左右,完全不在同一个量级上,即使被中国媒体老湿们海喷的“老古董”汽油,它的能量密度也比锂电池大得多,达到了12888Wh/kg。所以我也很不明白,为什么要那么多人吹纯电车,真感觉有点儿全民围着资本在狂歌乱舞的盛况。
图:东风日产启辰大V氢境的外观、内饰和尺寸都和启辰大V保持一致。
说起氢能,小编发现最近有不少咱们国内车企也纷纷开始展示他们的技术,早前我们在车展上看到一台广汽传祺的E9氢燃料版,而最近东风日产启辰(Venucia)又发布了旗下首款燃料电池汽车:启辰大V氢境(V-Online H2·e)。不过,这台车所公布的售价可谓惊人,居然叫价99.98万元。估计很多人又说,启辰这波是想钱想疯了吧?
不过,大家需要注意,小编说的有此感觉并非你们想的,只是单纯地觉得99.98确实有那么点高,可能66.66万会更适合吧,毕竟“666”多贴切啊。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启辰的这波操作并非真的想卖车,而是作为技术展示的一种形式。要知道,目前各大媒体都在吹,什么国内的车企都放弃了氢燃料电池这个选项等等之类......未来就是BEV之类的说辞。但从车展上摆出来的广汽传祺E9再到这台启辰大V氢境(V-Online H2·e),已经能说明咱们国内的部分车企并不盲目,他们的领导人和技术团队知道孰轻孰重、谁是前菜谁是主菜,说白了,BEV本来就是“新能源政策”下一个妥协出来的临时开绿灯怪胎,既不环保又没技术含量,让它能暂时救救场,无非就是燃料电池技术的消化需要时间,那么就让“三电”先行一步,仅此而已,但就是想不通,为什么这么多国人疯了似的盲吹BEV?资本还是广告费?请对号入座。
图:虽然发布会上公布了价格,但厂家并没有进一步公布这台车的细节。所以有很多信息我们不得而知。至于在系统技术上,厂家宣称这套系统由“东风汽车自主研发”,但以东风与日产的合资背景,很难让人相信没有日产的“插手”。
至于为什么在这个时间节点来公布这台车,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也并非技术的展现那么简单。大家想一下,就目前而言,阻碍氢燃料电池商用化的最大“拦路虎”是什么呢?是制氢?运输?安全?还是氢站建设?我认为这些都不是,正如小编在广汽传祺E9的文章所说,氢能掌握在石油公司的手里,以石油公司目前在国内十多万个加油站的销售网络架构,要增加甚至转变成加氢站,会有多难解决呢?至于制氢,乙醇还原、电解等都是方法,这又有多难?最后就是安全,别再说什么氢一旦爆炸就是“氢弹”的无知话了好吗?请问你搜遍全网,不管国内国外、无论明网暗网,有多少氢爆炸的视频可以观摩?但更不妨搜搜锂电池爆炸呢?氢气不是氢弹,液态氢实现不了核聚变。
图:对于氢燃料电池技术,估计大家更熟悉的是丰田。但其实早在2002年11月,日产就已经获得日本国土交通部的批准,在公开道路测试奇骏氢燃料电池车了,这说明其实日产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研究氢燃料电池这种技术,数数手指,距今已经超过20年,用了这么长时间的研究和测试,日产会不懂氢燃料电池技术?而且奇骏氢燃料电池车也是第一台到纽北纪录圈速的氢车,时间为11分多,记得那是2002年,特斯拉还没建厂,更别说什么这个那个新势力了。
对于氢燃料的商用化来说,其最大的难点是在于成本方面,大家想一下,氢燃料需要再电堆里产生化学还原才变成电,那么这层反应膜就是关键,它的制作成本高,那整套系统的成本自然就会高。其次是氢罐,氢罐采用碳纤维材料编织制成,它的制作成本同样巨大,一来二去整套系统的制作成本会变得非常高,你愿意为这高昂的成本买单吗?所以,降低成本才是关键,而之所以在这个时间节点发布氢燃料技术,很可能是厂家在向我们发出一个信号,氢燃料车型的制作成本开始下降,或许很快就可以被广泛运用到普通车型上,如果没一个价格锚点,你又怎么感觉到它在降价呢?
东风就只做了一款燃料电池车吗?非也!
有很多人以为东风只有启辰大V氢境这一款燃料电池车,实则不然,东风早在2020年,就以东风风神AX7为基础,打造出该公司同时也是全国首款全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东风氢舟e·H2,并在当年的北京车展当中亮相。这款车搭载发电效率80kW的燃料电池组,液氢利用率达到95%,最大续航里程500km,并且每100km的耗氢量仅有0.751kg。2022年11月3日,东风氢舟e·H2正式向广东佛山交付,该车将以园区摆渡车、公务用车等形式投入运营。
图:看来除了广汽以外,还是有一些车企能够认识到氢能带来的价值。而对于能源安全方面,氢能应用才是治标又治本的出路,那些一天天吹纯电的,请问锂矿石不用进口?烧煤发电的煤不用进口?别说那种愚民愚己的话术了。
除了乘用车领域,东风还推出了燃料电池商用车:东风天龙KL氢燃料牵引车。这台车搭载了发电功率达到300kW的东风氢元H2·One 300燃料电池系统,支持35/70MPa两种不同容量的储氢罐,续航里程达到500-1000km。
图:国家已经在货运行业大力推广氢燃料电池技术,相信用不了太长时间,真正能降低对石化燃料依赖的工程就可以完工,当每天70%的燃料消耗从石化燃料转向氢燃料电池后,当军民同用一种未来新能源之际,中国才能真正实现战略自主。国家安全靠BEV?开什么国际玩笑!
图:商用车面临的工况,远比乘用车复杂得多,而且使用强度也比乘用车高得多,这对车企而言,无疑是非常好的新能源实验平台,就像几年前深圳全面采用电池巴士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