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3系长阵版“头炮”:第六代BMW 3系F3X

車誌編輯部

发布
关注
原创
汽車文化
宝马3系
F30
BMW 3系
M3



销量高达3,076,085台的BMW 3系销量王“第五代 3系(E9X)”的故事,虽然在2013年10月才正式告一段落,并进入商务收尾阶段。实际上,它的继任者第六代3系(F3X)在2011年10月14日就已经在德国BMW慕尼黑工厂亮相,并于2012年2月11日开始正式投入市场首批车型交付给客户。对于BMW 3系家族而言,F3X是属于“3系分水岭”一般的存在。



图片



图片



此话何解?首先是车身造型方面,F3X已经不再像E9X那般一个车系有四种车身形态,只保留了F30(四门房车)、F31(五门旅行车)和新推出的F34(五门快背,Gran Turismo简称3 GT)。双门Coupe和双门敞篷被整合成了新成立的4系麾下。其次是动力和操控部分,F3X是BMW 3系中首次出现全系配备涡轮增压发动机和电动助力转向的车系(“风油呔”和自吸机已经成为历史)。生产方面,轿车和旅行车在德国慕尼黑和雷根斯堡工厂进行、3 GT在德国丁戈尔芬工厂进行,此外南非、印度、巴西以及中国(沈阳铁西)工厂也开始进行国产化生产,依旧维持和E9X相同采用CKD组装形式的只剩下印尼、马来西亚、俄罗斯和泰国市场。说到中国工厂,也是从F3X开始,出现了中国特供的长轴距版车型“Li”,车型代号为F35。



图片



图片

图:这段时间BMW AG的官方宣传标语已经从“The Ultimate Driving Machine”(终极驾驶机器),变更为“Sheer Driving Pleasure”(分享驾驶乐趣)。



F30轿车的外观设计由Christopher Weil(克里斯托弗·韦尔)负责,F31旅行车由Michael de Bono(迈克尔·德·波诺)负责。在B柱之前的外观设计,两款车型均一致,据闻F3X的外观设计大量参考了比他略早推出的第六代BMW 5系(F10)。当然,无论设计师再怎么异想天开,最终设计稿一样会回到BMW设计中心由设计总监进行优化。只不过,这次负责终稿的不再是Chris Bangle,而是他的徒弟来自荷兰的设计总监Adrian Van Hooydonk(阿德里安·范·霍伊东克),因为此时班戈离开BMW,但咱们依旧能在这段时期里的BMW车型上看到大量“班戈”风格的设计元素也是情理中事。



图片

图:Adrian Van Hooydonk(阿德里安·范·霍伊东克),不只是负责了F30的外观终稿,更是成为了BMW AG的设计总监。



图片

图:新车采用BMW L7平台打造,E9X为L2,新平台和新车架设计的应用让F3X的全车整体刚性参数比E9X提高了10%。



F30四门轿车是第六代3系的首款车型,首次面向公众亮相是于2012年3月举办的日内瓦车展上。早期推出的车型有328i和335i(对标后期的330i和M340i),从2012年开始才有320i、318d等入门型号,F30的尾箱空间容积为480L比E90的420L多了整整60L,可选配40:20:40独立放倒后排座椅,容积最高可拓展至655L,以及可选脚踢开启尾门。



图片



图片

图:外观部分,F3X提供运动系列、豪华系列、现代系列和M Sport运动套件可选。



F31五门旅行车(Touring)于2012年8月在德国莱比锡举行的第21届国际车展上亮相,首发车型有328i、320d、330d以柴油车型为主。F31的尾厢容积为495L,标配独立放倒后排座椅,拓展后容积最高可达1500L。尾门上继续保留可独立开启的后挡风玻璃功能,继承自E46和E91这两位前辈。



图片



图片



图片



F35长轴距版F30,在2012年举办的北京车展上亮相,比Touring略晚。作为中国市场特供车型,虽然略微有点违背祖训“操控乐趣”的意思,但BMW AG还是诚意满满地带着加长版来到国内,轴距比普通版车型增加了110mm,来到2,920mm,轴距已达到欧洲E级车水平,要知道,同时代的E级别车型5系(F10)的轴距也就是2,968mm。更长的轴距让后排的腿部空间多了足足90mm,车长为4734mm,车身C柱上配有专属的“霍夫曼拐角”镀铬或钢琴黑饰条,以彰显其加长版的身份……首批车型有320Li、328Li和335Li。



图片



图片



既然聊到车身尺寸,不妨把详细数据介绍完后再聊F34。轴距部分F3X有2,810和2,920mm两个版本,车长在4624~4824mm、车宽1811~1828mm(不含后视镜)、车高1429~1508mm。车重在1385~1780kg不等,没错,从这代3系开始已经有车重接近1.8吨的型号了,再下一代的G2X更是再次“拉低下限”有车重为1,965kg的型号,这对卧龙凤雏要是被E9X、E46等前辈看到了,怕不是要被气到吐血,好不容易设立起来的“主打操控”人设,两下就被后代败光了……事实上,即便是标轴版F30,轴距上比起E90也要多出了50mm,车长增加了100mm,前后轮距也有所增加,称得上足足大了一圈多。更长的轴距让车辆后排的腿部空间增加了15mm,头部空间增加了8mm。除此之外,在计入带侧向转向灯的后视镜后,F3X的车宽来到2,031mm,是有史以来第一代车宽超过2,000mm的3系。



图片

图:后排电动座椅,各种遮阳帘等配置,无一不在证明F35明摆着是追着老大哥F10来打的.....



图片

图:转角下方增加一条向后的延伸饰条,寓意为“L”,加长的意思。



F34五门快背Gran Turismo,其设计灵感源自2009年9月推出的5系GT(F07),同样是车身比普通版车型更大,轴距也被加长,类似的设计风格在3系GT上如出一辙。恰好,有F35这台特供长轴距版在,便可以直接套用该版本的车辆轴距,不烦没有合适的底盘可以用了。估计BMW是为了让3系也能延续5系的设计风格吧,毕竟F10这代5系的车身形态和F3X的3系一模一样。于是在2013年3月举行的日内瓦车展上,史上第一台也可能是最后一台的3系GT诞生了,为了确保其特殊性,BMW还为其增加了随速度升降的电动后尾翼,以及无框车门等配置。然而,由于销量实在惨淡,因此该车身形态在2019年停产后,在第七代G2X上便不再出现了,更无被独立成系。



图片



图片

图:理论上,GT车身形态的推出是为了结合轿车和旅行车的设计优点,然而往往就是这种既要又要的需求,最容易弄出一些四不像车型。这无关BMW AG设计团队或工程团队的问题,而是这个道理全球车企都通用!



操控部分,F3X全系标配电动助力,并提供伺服转向系统(Servotronic,车速随动转向辅助)和运动型可变转向比系统,最高可减少25%的方向盘扭转幅度。自2014年7月起,伺服转向为标配,可变转向比依旧需选配。悬挂系统部分,前轮采用BMW至今依旧在使用的“加强型麦花臣”结构,简单点来说就是将下控制臂一分为二,营造出“双关节”结构从而减少转向半径和增加控胎能力,独立摇臂和“羊角”均采用铝制,减少非簧载质量和提高转向灵活性。后悬挂则维持和E9X类似的多连杆结构,作为一台后驱车这般的悬挂设定相当合适,在商业宣传上更号称车辆的静态重量分配为50:50,而国内一众收钱办事的车媒编辑更是将此类“宣传话术”奉为新大陆,不断加以宣传和烘托,被很多不求真相、人云亦云之辈奉为真理。


这里需要说明,“静态50:50”的前后轴载荷比例参数、从汽车诞生至今就从来不是用来评定一辆汽车操控性能的标准。要知道,在阵式车架时代、甚至1920年代出现的硬壳式车架时代,能实现静态50:50的车型比比皆是,难道这就能说阵式车架会比一体式车架时代更优秀?一辆汽车的操控性能表现,除了轮胎、车架刚性、悬挂配置和设定等等因素外,如果单论前后轴载荷分配话、也是前轻后重更符合动态时载荷不断转移的需要。



图片

图:F3X前“加强型麦花臣”(或先进麦花臣形式)悬挂结构,可以明显的看出被分离出来的两根独立下控制臂。



图片

图:后悬挂部分。



图片

图:制动部分,除高性能版车型外,均标配前300*22mm或330mm*24mm直径刹车碟,搭配单活塞浮动卡钳。后直径300*20mm刹车碟,搭配单活塞浮动卡钳。在335i这类高能版车型上,标配小M Sport刹车套件,搭配前340*30mm刹车碟和活塞直径40mm的铝合金四活塞固定式卡钳,后轮为330*20m刹车碟和活塞直径42mm的铸铁单活塞刹车卡钳。另外可选配M Sport制动套件,搭配前固定式四活塞或双活塞固定式卡钳,以及更大直径和更轻的刹车碟使用。



图片

图:除了普通版避震套件外,还提供M Sport套件和自适应避震,两种配置均配备了比标准版短10mm的弹簧,自适应避震可根据驾驶模式改变避震阻尼。



动力部分,F3X依旧提供汽油和柴油版动力可选,LCI前车型均以N系列发动机为主,例如N13B16、N20B20、N55B30M0。LCI后则提供B系列模块化发动机,例如B38B15的直列三缸发动机,因此F3X成为历史上第一台配备三缸机的3系。后续还有B48B20、B58B30以及M3使用的S55B30。特殊型号上有基于335i打造的ActiveHybrid 3混动版,于2012年1月在北美车展上亮相。以及330e iPerformance配备PHEV动力单元,首批车型在2015年底在欧洲注册,2016年开始在北美市场销售。



图片



图片

图:传动部分,手波有6速Getrag GS6-17BG和ZF GS6-45BZ两种型号,自动波有ZF 8HP45/50/70三种型号。



内饰以及部分配置上,F3X已经全系标配iDrive车机操作系统,标配带CD和MP3解码器的收音机系统,全车六个扬声器,双区自动空调为标配,根据配置等级的不同中控屏幕有6.5和8.8寸,LCI后屏幕支持触控内置iDrive 7操作系统,同时支持Apple Carplay。可选配带600瓦功放、16扬声器的“harman/kardon”高级音响系统。驾驶配置上,有玻璃投影的HUD以及各种驾驶辅助配置,如ACC、自动泊车、车道辅助等,还有Sport、Sport+、Eco Pro、Comfort四种驾驶模式可选。



图片



图片

图:为了凸显“驾驶员优先”的内饰设计,中控台特意设计成向驾驶员倾斜7度。



图片

图:LCI后车型还可以选配液晶仪表盘。



图片



来到M Power的著作M3,这代M3和F3X一样,也是最为特殊的一代车型。首先是车型代号方面首次拥有了专属代号F80,而不是像前辈车型一样跟回普通版车型的编号。双门版车型因为独立成为4系,因此又多出来了一款M4(F82)。另外是动力单元上,更换了S55B30涡轮增压直列六缸发动机,成为有史以来第一台配备涡轮增压发动机的M Power车型。发动机最大扭力550牛·米,最大马力431匹。传动部分,提供6速手动和7速双离合波箱可选,后者比前者重40kg。为了确保发动机拥有充足润滑性能,配备了干式油底壳系统,发动机底部的油底壳采用镁合金材质,从而减少重量。



图片



图片



为了解决E9X M3的车重问题,这代M3首次在轿车形态上配备了CFRP材质的车顶(之前仅在E92上有),从而减少5kg的重量。引擎盖和前沙板均采用铝合金材质,配备双片离合器的六速波箱比上一代减少了12kg,引擎舱内的碳纤维顶巴仅重1.5kg,比同质量的铝合金更坚固。许多底盘部件采用了锻造铝合金材质制成,这才让F80的车身空重比E90减少了60kg。此外还加入了全新开发的M主动式后桥差速器、自适应M运动避震等配置。M3 F80于2014年春季上市,并于2018年停产。M3仅在德国雷根斯堡工厂生产。M3 F80推出了Competition(雷霆版)、Pure、CS、30周年纪念版等特别型号。



图片



图片



2015年5月,BMW为F3X进行了LCI(中期改款),外观部分最为显著的变化无疑是前后LED灯组的变化,特别是前车灯从“班戈”时期的“天使眼”换成了被车迷们戏称的“勺子灯”,尾灯也换上了全LED灯组。发动机从N系列全面过渡到B系列。内饰、配置等方面也有着一定的改动。



图片



图片



3系(F3X)的故事于2018年10月画上句号,正式进入新车过渡阶段,这段时间里LCI后F3X价格上可谓是十分吸引力,毕竟已经是全国产化车型,在成本上有着较大的优势,据闻当时一台中配的320Li在国内28万左右就能落地……当然,论价格肯定比不上G2X时期国内特供的320i/Li低功率版,只不过这台320和F3X的320完全是两回事,G2X时期起码要买325才能获得完整的体验。根据统计,F3X在2011年底~2018年底的生产周期内,共卖出了2,652,485台,比起销量王E9X足足少了约40万台。




图片

登录查看全文
#M3#BMW 3系#F30#宝马3系
分享你的评论